波卡、探戈、米隆尬

在離開阿根廷之前,趕緊把這篇完成補上:)

當提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家多多少少會聯想到探戈,而性感的探戈舞者在色彩繽紛的街道上翩翩起舞,似乎也是這個大城市想給觀光客留下的印象。

1080354.jpg

我們也不能免俗地探訪 La Boca 波卡區,這個第一波歐洲移民抵達南美洲的口岸,下了公車走在街上眼前見到的就是平凡的小鎮生活,賣菜車沿街停靠、住宅區前有翹翹板、微胖的麵包師傅經營街角暗暗的麵包店,居民們的生活步調突然和大都會好不同,即使只是隔著幾條街的距離;直到走到著名的 Caminito 彩色巷,景象一轉,紀念品店隔壁是探戈餐館,再隔壁又是紀念品店,整條色彩繽紛的街充滿觀光客和積極招攬觀光客的攤販。再逛到後面的小巷子,沒有商機就沒有新漆,斑駁蒼白的色彩透露著另外的故事。

除了波卡的探戈餐館,BsAs 街頭還有一個地方能看到探戈舞者—San Telmo 聖特爾莫區,每週日在 Defensa 街上有個大型觀光藝術市集,有藝術家們在這裡呈現展售不同材質、不同用途的作品,皮革製品、飾品、木工、畫、攝影等,也有生活五金小販,而市集的廣場午後可以欣賞這個探戈家庭的舞姿;探戈彷彿就是他們的生活,從 5 歲小女兒到壯年舞蹈老師爸爸、白髮蒼蒼的爺爺,每個細胞都得要跳舞的那種程度,相比之下,探戈餐館的舞者就像是娃娃屋的傀儡人偶了。

1080905-01.jpeg

Porteño 說,探戈只是一部分,而探戈餐館是觀光客去的;除了數不清的舞蹈學校,走進深夜裡旋轉不停的大大小小 Milonga 才能體會他們的跳舞文化。Milonga 米隆尬不只是舞場,他們在米隆尬藉著尬舞發展社交,米隆尬也是一種舞蹈形式搭配固定的曲式,透過米隆尬可以窺見 Porteño 的生活縮影。

我們因緣際會之下得到一張推薦舞場的小紙條,當然,是一位 Porteño 寫下的,哈,那麼就省去尋找過濾這步驟了,結果困難在後頭,Porteño 們的作息時間很匪夷所思,比較早開始的米隆尬舞會可以 11 點去,晚上 11 點,比較晚的也有 12 點以後才慢慢開始的,不過你都可以待到天亮沒問題… 有幾次我們上午決定當天要去,早早回家吃了晚餐先小憩一下,到了晚上 10 點卻完全沒人想出門;總算那天怎麼成功的我忘了,快 11 點的時候,按著地址在看似住宅區裡找到一個暗暗的建物,挑高的大門半開,看到另一對觀光客走進去就放心很多了,小桌子前的男子收了入場費指示我們沿著也是暗暗的樓梯往上走,循著音樂經過二間像是工廠改成的小展廳來到舞會,奇怪裡面看起來比外觀挑高寬敞呢,中間有一群男男女女隨著旋律搖擺,由一位或二位交叉著西文英文指導舞步,藉著微弱的光線可以看到這裡似乎曾經是倉庫之類的,沿著左右二邊牆有些桌椅,說桌椅也是維持著倉庫風堆疊棧板或是各色撿來的沙發椅子,另外一面是吧台,最後一面有稍微墊高的平台,想必是代表舞台了,從十多米挑高的屋頂鋼架懸掛了一些彩色布條下來,最高的部分則吊了一團很藝術看不出是啥的東東,卻有專屬照明是整個空間最亮的部分。整個空間觀察完了,我們看著那群初學者有點無奈,正發著傻,12 點一過米隆尬變不一樣了,真正來跳舞的客人一直湧入,音樂一曲接一曲,不知什麼時候初學者都退場了,看別人滿場飛舞也是好過癮呀!後來還有一對小姐妹和家人共舞,妹妹幾乎才半個大人高,也是舞得精采。一點半過後,我們實在撐不住正想回家時,來了個五人樂隊現場演奏米隆尬,對我們而言,這個夜生活體驗完美完結。
*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人喜歡自稱是 Porteño 港口人,以示和 Argentino 阿根廷人有所不同.*

每週日傍晚 Defensa 市集結束後,在探戈家庭的最後一場表演後,緊接著開始由他們主持的露天米隆尬,街燈下輕快的音樂騷動每一雙快樂腳,有的人只和固定舞伴跳舞,有的人大方地上前邀請新的舞伴。

另一個露天米隆尬是在 Belgano 區的公園裡,離中國城不遠,每個週六晚上 8 點左右愛跳舞的人就陸陸續續到了,不過,當然也是越夜越精彩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